2006年6月19日至21日,著名作曲家、我院校友陆培博士应广西艺术学院邀请来音乐学院作了为期三天的学术讲座。陆培博士早年曾在我院音乐系学习作曲,毕业后留校任教,后调至上海音乐学院工作,并在美国获博士学位,现在美国路易斯威尔大学音乐学院担任作曲教授。陆培博士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其独特的风格受到专家和普通听众的一致好评。
这次陆培博士为我院师生所作的三场学术讲座,为我们提供了国际作曲界最新的学术动态和最新的创作理念,并结合他自己的作品详细介绍了他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最新的作曲观念,最后他还大致介绍了美国的音乐教育现状。陆培博士的讲座信息量大,材料翔实,生动活泼,为我们带来了最前沿的学术信息。
陆培教授在给学生讲学
陆培博士首先为音乐学院的师生介绍的是美国的Grawemeyer作曲大奖,作为世界上最权威的古典音乐作曲大奖,Grawemeyer作曲大奖每年的获奖者只有一人,获奖者包括卢托斯拉夫斯基和利盖蒂这样的世界级大师,1999年中国作曲家谭盾凭借歌剧《马可·波罗》曾折桂。陆陪博士向大家介绍了Grawemeyer作曲大奖的严格的评审程序,并介绍了2006年的获奖作品:匈牙利作曲家György Kurtag的《为小提琴、中提琴的协奏曲》和2005年的获奖作品:美国作曲家George Tsontakis的《小提琴协奏曲》,为大家播放了极为难得一听的音响资料。
在第二场讲座中,陆培博士着重介绍了他自己最近创作的新作品:琵琶协奏曲《观·世音》,在这部作品中他诠释了一个新的作曲理念——新传统主义,重新回归到中国音乐中的感性、高潮、文学、旋律这些传统观念中。这是他对中国80年代兴起的新音乐的反思,而重新回归到中国音乐的传统,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螺旋式上升的新的层面上的创新。他强调作曲家同时也是一个心理学家,必须懂得怎样抓住听众;在这部作品中他还提升了中国民乐队的档次,并运用包括中国广西、印尼甘美兰、美国爵士乐等各种民族音乐素材创造了新颖的音响。
在最后一次讲座中,陆培博士主要与我院师生进行对话式交流,大致介绍了美国音乐教育的现状,并回答了师生们提出的有关音乐教育、音乐创作以及中美文化差异上的各种问题。
我院专家与陆培教授合影留念
这次陆培博士虽然只给我们进行了三次学术讲座,但他带来的是最前沿的学术信息和最新的创作理念,他给大家介绍的创作信息和观念将对我院作曲专业的创作与教学以及我院的音乐学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摄影:覃麒焱
|